逍遥户外联盟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立刻注册 找回密码

逍遥游户外网

站长推

参加活动:12

组织活动:92

逍遥游 发表于 2016-7-2 22: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入系统,获取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x

在红教圣湖巴松措的尽头,隐藏着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古老村庄,虽然并不被很多人知晓,却有着最让人向往的藏地风情。

文图:淑莲瓜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西藏,我的西藏,不在经殿的香雾里,不在转动的经筒中,不在磕长头匍匐前进的山路间,它深藏于巍巍群山中,在云雾里、在清风中,在苍穹下随风飘动的五彩经幡间。

909157e94b08a7d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西藏

它有着人间的烟火气息,袅袅炊烟下,是穿着艳丽服饰的藏族妇人们,煮着酥油茶,备着青稞酒,腼腆的笑容下是守得一方天地的知足。

于我而言,它叫错高村,是一座位于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圣湖巴松措深处的千年古村。

ea927e3c5b3715e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在当地藏语中,“措”即湖,“高”为头,错(通“措”)高村就是藏在湖之尽头的村庄。

d2792da6fece95f_w600_h399.jpeg

错高村

说“藏”,是因为路实在不好走。

前往错高村,首先得经过一条沿着巴松措湖畔逶迤前行的乡村土路。或许是道路艰险难行,即便巴松措早已声名大噪,但游客也多半止于此地,让生活在其源头的错高村免了不少外人打扰,村民们也大多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6fecad075a009db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所幸的是,长达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并不乏味,沿途有高大挺拔的松林,松香淡淡,鸟鸣幽幽;又有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点缀其间,在朗朗清风中摇曳生姿;更有圣湖巴松措,如翡翠般通透的色泽中,倒映的是连绵的巍巍雪山。

于是,清风为伴,高山流水相知,一路且歌且行,错高村就这么毫无防备地闯入视线中。

88709169879de64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初识错高村

初识错高村,只见房舍错落,一湖如带,一片时时徜徉着黑颈鹤和赤麻鸭的湿地从村头缓缓铺向湖畔,而背后,是海拔6300余米的杰青那拉嘎布雪山,飘渺的云雾从四周的山头蔓延下来……错高村就这样安然镶嵌在雪山绿水之间,好一处依山傍水的世外小桃源!

654604d1f9230c3_w600_h450.jpeg

村口的转经筒。借着水流,转经筒可以一直保持转动的状态,这里也是俯拍错高村的最佳观看点

6f6ab004fdca15e_w600_h450.jpeg

在水中嬉戏的孩童

错高村据说有千年历史传承,共有105户人家,486位藏民和他们先祖世代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是林芝工布地区唯一完整地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格、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

504e151f0af0b56_w600_h450.jpeg

d69c2f55b140d64_w600_h450.jpeg

d3284d86a1df500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错高村的布局充满着随意性,遇到墙就停下,还有空间就能继续延伸开来,那曲折的小巷在院墙之间婉转逶迤,通向散落全村的玛尼拉康、玛尼石堆和经幡柱,串起村民们祈福、转经、祭拜的脚印。

c20dbdad773d0ad_w600_h450.jpeg

6dcc9721dfaf6da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错高村内的民居大都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这里的建筑沿用工布藏族的传统建造方式,因地制宜利用木、石构建,石砌的院墙上堆放着薪柴,既可以当围墙,又可以用来烧火取暖。

fec7d42d06f08e8_w600_h450.jpeg

ea14b204bb94ed7_w600_h800.jpeg

错高村

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藏香猪、虫草和松茸是这里主要经济来源。这里也是藏香猪的天堂,据说每户都养了四五十头,漫步村中,随处可见它们翘着小尾巴欢快地跑来跑去,或是觅食,或是嬉闹,很是惬意。

f4b8d183b218400_w600_h449.jpeg

藏香猪

做客藏民家

正午时分,在村里逛得微微有点疲乏后,向导便带我们去她相熟的次仁央金家里稍作休息。那是一栋建于明末时期,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村里年代同样久远的房子一共有四栋,多以蛮石堆砌围合,内部为木质结构,门窗狭小,防御性很强。

e66058e45925204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家的老房子

这样特性的建筑,或许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但现在的错高村,对人却几乎毫无防备。村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不上锁,最多只挂一个铁钩,表示屋里没有人。若有人在家,一般会拉上门内的木栓,但这也是无妨的,因为要打开实在太容易。比如次仁央金家,半敞开的门,只要轻轻一推就能进入。

cd55f6d024e14eb_w600_h450.jpeg

轻轻推开次仁央金家的木门,就可以轻易踏进院子

或许是听到木门“咯吱”声,次仁央金从二楼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知道我们来意后又用藏语热情地邀请我们上楼来。

641fab6b435a820_w600_h800.jpeg

藏居中门口小,甚至与窗相近,这样进入时必须弯腰低头,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fc2d8b6394792b8_w600_h450.jpeg

主人家的一楼,没有灯光,黑漆漆一片,村子里的传统是一楼用来圈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用来存放粮草、饲料

次仁央金今年54岁,有个儿子,由于现在正是挖虫草的时节,她的儿子儿媳进山挖虫草去了,要十来天才能回来一趟,这样的日子要持续2个多月,直到采挖季节结束。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她不能如村里别的家庭那样全家出动,只能留下来照看孙女,并照料牲畜。

95b5837015cd5c8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

也许是难得见到陌生人,也许是天性使然,对于我们这些不期而至的客人,她没有一丝不耐,只是不时露出腼腆的笑容,请我们坐下,并为我们倒上自制的酥油茶,于是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了。

f0f8f6fea3105af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为我们煮酥油茶,酥油茶要边喝边添,不要一口喝完。如果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如果准备告辞,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

2fe4b88ed1d51b6_w600_h450.jpeg

才出生不到2个月的婴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她睁着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来客

房间里的原始灶正在熊熊燃烧着,在藏区这样的灶子已经很少了,多半是新砌的,但错高村却依旧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们所处的这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集客厅、厨房、餐厅和卧室与一体,由于灶子一直燃烧着,屋里烟雾弥漫,不一会儿眼睛就酸涩起来,我好奇地问次仁央金,孩子这么小受得了吗,她笑着说已经习惯了。

90e5b94b8f53a76_w600_h800.jpeg

正在燃烧着的原始灶

ae981a303e36e1f_w600_h450.jpeg

经年累月被原始灶的烟雾熏着,屋顶早已被熏的发黑发亮,手一摸滑滑的,却不会被弄脏

次仁央金一边哄着孩子,一边不时为我们添些酥油茶,我问起了她家里的情况,她养了三十多头藏香猪,8头牛,每年藏香猪的收入有五千多,虫草松茸有一两千,她似乎有些遗憾,说这样的收入在村里并不算多,“我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劳动力)”她解释道。

ea7e69b00b210fe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家的橱柜一角

6567c810dda45fc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家还在使用着藏地非常古老的水缸,水缸上画着两条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边上长长的木桶是用来做酥油茶的。

) w* I' g* e7 n7 |

0491f4a40427857_w600_h450.jpeg

0f4f2418c24c510_w600_h800.jpeg

房梁可见上点点金色,在错高村,每年的藏历除夕夜都会在房间里涂上白色的涂料(用糌巴和酥油制成),但熏久了后就变成了金色。它表示“扎西德勒”,有祝福吉祥的蕴意

9e151df61d31381_w600_h450.jpeg

次仁央金房家三楼阁楼上晒着的牛皮

被庇佑的村庄

147d2a568733fa8_w600_h450.jpeg

c50da9819328ffc_w600_h450.jpeg

经幡柱

从村中央往上看去,可以看到一根高立的经幡柱,有40来米长,是工布地区最高的的经幡柱。为了纪念工布地区著名的喇嘛米酿多青,村里每两年都会举行“树经幡”活动,已成一传统。那时来自附近村庄的僧尼和村民们会聚集在一块儿诵经、祈祷、煨桑(烧香柏芝,酥油、糌粑等),将老的经幡柱取下,竖起新的经幡柱并换上新的经幡旗。

a18b49ee3061786_w600_h900.jpeg

经幡柱

在竖经幡活动的同时,错高村的人们还会进行错高梗舞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是当地极负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梗”象征着佛教信徒心目中一种神,分为“波梗”(男子)和“莫梗”(女子)两种。在佛教宁玛派经典《铜色山之誓愿》藏文版中即有记载,“在西南铜色山之无量宫里,右面波梗翩翩起舞,左边莫梗歌声飞扬,那欢乐的歌舞回荡天际”。当地人认为当表演梗舞的时候,“梗”就会出现,赐福庇佑着这里的人。可惜我们这次前来没有遇上节庆,唯有从当地人的描述中遥想那种盛况。

同样出于对信仰的尊重,错高村还有相当罕见的一个现象:这里少有人抽烟喝酒。相传在多年以前,有个喇嘛来到村里,告诫村民抽烟喝酒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村民就自发地戒烟戒酒,慢慢的,连吃肉的人都减少了。不过,对于来自远方的客人,这里人的热情一点儿也不会减少。

2b1c31cbd96c3ae_w600_h450.jpeg

错高村

或许是常年与世隔绝,这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庄依旧保有它的纯粹,古老的工布藏族文化也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在巍巍神山的庇佑里,在圣洁巴松措的滋养下,在五彩经幡的守护中,错高村的故事还将继续被谱写。

71e142e2825b88a_w600_h450.jpeg

 

返回头条返回主页户外中心同城活动活动视频影视欣赏同城资讯金币商城直播室点歌台户外保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 为什么选择我们
  • 百万品质线路任选
  • 最好最优质服务高品质服务
  • 全网性价比最高
  • 旅游一站式服务

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13-2014 逍遥游多媒体工作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