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系统,获取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x
边旅行边创业,《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作者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愿意知道自己的生命在何时终止?结果是96%的人选择“不愿意”。杨乐则属于那4%。她说,想在离开之前,把万水千山走遍。于是,她在2012年辞职创业,经营起海外马术夏令营,马不停蹄地周游世界。 直到她来到新西兰:对我而言,新西兰是一剂能开七窍的药。我本以为,留学欧洲六年期间,把世间最美的风景看遍,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蛙。于是便有了这本《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每周六,凤凰网旅游将连载这本独特的散文,跟着杨乐一起感受新西兰不一样的温度吧。 南岛的奇幻,千姿百态,一言难尽。选择此路,必要为去不了的彼路惋惜。从皮克顿港口上岸前往东海岸的布伦海姆(Blenheim),便意味着与阿贝尔·塔斯曼国家公园(AbelTasman National Park)背道而驰。“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布伦海姆盛产葡萄。披着晚霞的茜纱,两边是一直铺陈到山脚的葡萄园,经纬有致,排山倒海。 布伦海姆葡萄园 这里的民宿几乎都是经营葡萄园的。之前电话联系到的女主人不在家,她委托儿子接待我,还说小伙子非常迷人,我一定会喜欢他。不知是因为夕阳还是因为期待,人还未到,先有些醉意。从国道弯下去,长长的石子路,车子哔哔剥剥地作响。路尽头,院门敞开,院内鸦雀无声。见没人,便直接开进了车库。 或许听到了动静,房门开了,一个男孩子穿着白色浴袍,光腿赤脚,一步一步慢镜头一样地摇过来。院内的路也是碎石铺就的,真不知道他怎么不怕扎。这孩子或许还不到二十岁,像个发光体一样,闪耀在晚霞褪尽的青灰色里。他目光灼灼,伸手指着我身后门前的一块小黑板说:“欢迎来我家”。我转头一看,只见小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Elaone,Welcome to Korohi”,却连我的名字(Elaine)也拼错了。当我不解风情地指出错误时,他似嗔非嗔地说“至少我有这份心嘛”。我顿时有些呆住,青春的心意竟这样柔软,倒是我唐突了他。 他打开主人房对面的一套独立小房子,我便知道这就是今晚的住处了。有些出乎意外,比照片上还美。放下行李,顺便向他打听晚餐有什么推荐。他面朝我过来,靠得很近,我听到他思考的声音,像咯吱咯吱拧发条一般。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手便越过我,打开窗边小桌上的一本画册。里面一页页的都是附近的葡萄园,有可以品酒的,有提供餐饮的,还有博物馆之类。动作极慢,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对了,这家很好”,他突然停在一页上,“他们的酒特别好。”艰巨的推荐工作完毕,他居然还不忘我的早餐,问我几点用餐。果然第二天早晨,他依然裹在那件白浴袍里,睡眼惺忪地准时把早餐送了过来。这孩子活脱脱一个贾宝玉,跟人天然地亲近,又体贴,又细致,当然还傻乎乎地冒一点呆气。 我依着宝玉的推荐,前往那家能品酒的餐厅,却发现门是关着的。门上写着:非收获季,闭门谢客。但我想若是这样,那周围的葡萄园岂不都应该关门了吗?这个宝玉,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正郁闷,一辆车开了进来。下来两位着清凉裙装的中年女士,手里各自捧着点心。她们见我踯躅,便问我缘由。然后告诉我斜对面的酒店餐厅是开门的。我好奇她们怎么明知此处关门也照样来呢。原来她们晚上跟餐厅主人有私人聚会,所以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甜品来的。 Elaone,Welcome to Korohi 四周都暗了下来,唯独酒店华灯初上,轻易就找到了。偌大的餐厅空无一人,我一如既往选择靠着壁炉坐下来,享受包下整间餐厅的专属感觉。服务员殷勤地为我点完菜后,把十几台桌上的蜡烛纷纷点亮,随后又去往窗边,将每一扇百叶窗拉下。此时,人就像置身于深海的船舱,不知方向,不分昼夜。我孤独地吃着晚餐,但浪漫却吞着我。所以,本想着一份主食就够了,但因为空气里这样的柔情蜜意,令人不舍匆匆离去,便加了一份餐后甜点。甜点是本地鲜柠檬做的熔岩蛋糕,酸爽鲜甜,软嫩滑糯。终于没有辜负这个夜晚,在这个葡萄园区。 回到民宿,对面的主人房闪烁着电视的光线。男孩子和她的女朋友也在享受着他们的温情时刻。我的房间有三扇窗子,需要一个挨一个地去拉百叶窗。谁知刚好是正对主人房的百叶窗不好拉。我上拽下扯,把刚才的晚餐消耗了一半,才大功告成。我得意地四处查看:家具都像是胡桃木的,躺椅和床上分别铺上两床毛绒绒的毯子。房间的另一头是厨房。厨房桌上的小篮里有好几个橘子。我剥开皮一试,竟鲜了满嘴,是超市里买不到的味道。又见还有一扇门,本以为是橱柜,打开一看,竟隐藏着一个楼梯。楼梯并没有通往纳尼亚王国,却把我带到了楼上的一个大卧室,里面有两张床,能睡三人。一个人置身在这样的大房子里,脑子里便开起了Party(聚会):在成熟季,相约一帮朋友来新西兰,帮宝玉摘葡萄,在大木桶里随歌起舞,把葡萄的血液解放出躯壳。当然还要拉这个男孩子入伙,跳得他满脸红过落霞,醉在自家酿的葡萄酒里,不知酒醒何处。 第二天吃完早餐,见对面房的门已关上,便不忍打扰,将早餐盘搁在门前,就轻轻离开了。临走前看见院内红坠坠地全是橘子树,便知是厨房里橘子的来处了。橘子低矮,唾手可得。我便摘了几个,带在路上。因为天色透亮,看清了门口昨晚没看清的牌子。怎么这里要出售了?心下好一阵怅惘。如果这是‘宝玉’出生的地方,那他的故乡就要成为他乡了。如果我有这样一方故土,断然不会给人的。在《浮生六记》一文里,沈复的妻子芸对他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雪山 从布伦海姆出发,前往新西兰的另一座大城市基督城(Christchurch),几乎是贴着南岛的东海岸线一路前行。出发前观察了路线,知道很快会看到海,但仍然在如期而遇的那一刻失了魂。 基督城 幸好是早春,幸好是晴天,所以山有雪,海透蓝。雪山因海水而愈洁,海水因雪山而愈明。山有冰棱角而水无痕,水有百千浪而山无声。如果此景似曾相识,那定是瑞士的阿尔卑斯雪山与意大利的地中海被蒙太奇在一起。 《爱人动物》里有一句歌词:“直到自由像海岸线一样,随潮汐冲散,什么都自然。”在那里,自由的感觉就是被雪山包围、被海浪冲散。 中午停留在海边一个叫凯库拉(Kaikoura)的小镇。这里离基督城不远,是世界上离抹香鲸和海豚最近的地方。如果夏令营在基督城举办,一定要带小孩们来这里体验海洋世界。所以必然要了解一下的。 凯库拉观鲸公司由凯库拉的原住民毛利人所创立。他们的远祖Paikea传说是骑在鲸鱼背上从太平洋岛屿来到新西兰的。观鲸公司的标志(Logo)便是“鲸骑士”手执鱼叉、骑鲸破浪前行的样子。有一部新西兰本土电影《鲸骑士(Whale rider)》,就是以这个故事作为背景的。 凯库拉(Kaikoura)的小镇 1987年,凯库拉的毛利人还深受着经济衰退的困扰。“鲸骑士”的后代Kati Kuri族(新西兰南岛最大的毛利部族Ngai Tahu的一支)人把自己的房产抵押,获得创业基金。最初,只有一艘小型充气船作为观鲸设备。后来,因为口碑,因为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公司逐渐发展,现持有4艘双体船(catamaran)专门用于观鲸。这种船的特制引擎发出的噪音最少,抽水马桶等设施也不会污染海水。跟着他们的船,可以畅游在常年能看到抹香鲸(Sperm Whale)和多种海豚的海域上。在不同的季节,海中还会出现迁徙的座头鲸、巨头鲸、虎鲸,甚至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空中还有各类海鸟作伴,包括7种海鸥(Shearwater)、14种海燕(Petrel)和13种信天翁(Albatross)。 观鲸公司把毛利族的一首歌谣作为自己对大自然的承诺: "It can be heard in the song of the bird; it can be felt in the breathof each new day; it lives in the spirit ofMother Earth; it lives in our hearts and it will be witnessed through the eyes of our children." 她存在,在鸟的歌声里; 她存在,在日夜的呼吸里; 她存在,在地母的魂灵里; 她存在,在你我的心里; 她的存在,终会看在子孙们的眼里。 按图索骥 co.nz/accommodation.html co.nz/kaikoura/ 5.在凯库拉玩皮划艇看海豚海豹:http://www. kaikoura kayaks.co.nz / J8 r- e$ T4 |/ {0 E/ I& m$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