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深不见底 ,为了安全起见,下行的洞口已被木板挡了起来。上面还有很多支洞。洞身最窄处需弯腰通过,到了北边的出口处,要爬着才能通过。以前这 儿对外售票的,洞内也有电灯等光源设施,如今人去洞空,要进洞探秘,必须带头灯。据说朝阳洞和雅鹿山北面的伏龙洞相连,每逢云雾缭绕 于二洞之上时,必有大雨。因此,“二洞连云”也被列入莱芜八景中。从石刻记载能看到,当初安仙人就是在此修炼的。下行,能看到镶嵌于山崖中的明代女主持墓穴。
从朝阳洞下行,一路台阶,很好走。下至凤凰山下的朝阳村(以前称为高庄街道田家庄村),可以参观战备金库。出于安全与保密,金库代号 为13号信箱。这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山东小三线建在莱芜南部山区的战备金库,和山东神秘的造币厂一样,都是莱芜红色历史遗迹 的重要组成。距离金库不远的地方还有个15号信箱(山东朝阳修配厂,为小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企业)。
在凤凰山南悬崖峭壁下,有一石质平台,平台北侧,有莱芜著名景点朝阳洞,平名南端,即是我们慕名已久的紫台秘室。
紫台秘室,面向西南,形式较为特别,是仿四梁八柱式建筑凿刻而成的。面阔9.4米,高和进深均为3.9米。窟顶为3脊单坡形,凿着高主脊。脊中正面竖刻“玉皇殿”匾,脊匾上方浮雕一宝葫芦,两端有高翘的浮雕图。坡面仿挂小瓦样,凿刻出条条瓦纹。檐有瓦当,上阳刻“卍”字和老卉图。
石室台前凿着石台阶,面呈厦形,两柱础上各凿着一石柱。柱顶凿着纵梁和横檐檩。室门高1.8米,阔1米。门两侧对称凿出两个“卐”形窗棂的窗户,为吉祥如意标志。室内进深2.9米,高2.2米,阔5.3米。正面凿刻着神台,上为玉皇大帝塑像。石窟设什比例恰当,凿刻细腻比真,与真的古代建筑形式无异。
石室除玉皇殿匾文,还有几处文字。门楣上方阳刻“紫台秘室”四个大家横匾,是石室雅趣得名之笔,。前厦石柱上,阴刻着一副对联,即“紫萝翠扫千峰雪,苔蒲香传一殿风”。对联形象地勾勒出凤凰山一带时空变化,热情赞扬山中庙院生活美景。厦右石墙上阴刻“仙迹余芳”碑,记载着仙人安期生的生平事迹和开凿石室的内容。
石室开凿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竣工于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先后经历18年之久,凿石约一百余方,可见凿石主持者——吴承贡的艰辛和毅力。吴承贡,卒后葬于石台下崖室墓中。另据笔者寻访调研,石室之右,有嘉靖莱芜知县陈甘雨题刻“东鲁名洞”摩崖;石室之左,有秦时仙人安期生炼丹的朝阳洞,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