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r\n 走出黑龙峪村,向东南方向沿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山,在半山腰陡崖上有一当年老革命时期留下弹药库防空洞,听老人说当年没有这么多机械化设备,完全是靠人力一点一点挖出来的,付出了许多革命老同志的代价,据说:后来整个工程图纸被苏联人拿走就此这个防空洞荒废现在也无可查证了。儿时曾多次进过山洞内部,里面错杂交行 深不可测,很容易迷失方向,为此当时的老人们都在洞边做了记号防止游玩迷失,洞可直达山对面的燕棚窝村,还可以到达南面的桃科村,里面有很多支洞至于还能到哪去就不知,初步估计防空洞深度要在十几公里长,这样一个用大量人力来完成的浩瀚工程,只能说在整个济南也是屈指可数,个人觉得浪费这样一个历史见证的宝贵资源实在是可惜,真不知道当时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洞里冬暖夏凉,夏天温度38度时人只要距离洞口十几米远里面吹出的冷风足以让你冷的打颤,还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洞内不但有大量的蝙蝠生存,进洞不远处还有一潭清甜的山泉早时村民都是进洞打水吃,洞内开采并没有混凝土加固,局部路段顶部会有落石所以游玩者还是慎入,荒乱年代村民都藏入此洞保平安,因此又称太平洞(注:近年洞口好像已经被济南军区给封存)。
从山洞小路直上不远的山崖下有一池碧水,被村民称为“会仙泉”。会仙泉的泉眼在陡崖的石缝中,泉水常年不枯,涓涓细流流入乱石堆砌的椭圆形泉池内,村民称其为神水,常饮此水可防病。
黑龙峪村南头的黑龙寨。黑龙寨盘桓交错、巨石高耸、壁立千仞,像一条青龙横卧于崇山峻岭中。传说当年有人占山为王,在此建起黑龙寨,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历城自古是比较富庶的地方,自然也是战乱频发的地方,像这样易守难攻的崮形山,自然容易被选择为屯兵的安营地,也可能被选择为躲避战乱的山寨,个人认为其实更像古人用来祭祀的天台。黑龙峪海拔613米,崮顶柏树茂密,有肥沃的土层,有天然的岩体巨石,从岩石中可找到菊石和角石的化石。菊石因表面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名,角石具有坚硬的外壳,形体像牛角或羊角,俗称“宝”塔石。这两种化石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站在山寨之巅,极目远眺,南山景色尽收眼底。层峦叠嶂之间,山岩巍峨雄健,黄色的连翘和绿色的松柏亦刚亦柔,别有洞天。
刘禹锡诗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