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AAA户外原则: 固定费用因人数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车费等会在帖子里表头同步显示“分摊数字”(两组数字显示方便大家对比)。 组织者和队员同样的均摊费用,因此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还肩负活动一切策划等!积极宣传是队员主要“职责”只有报名人数越多分摊才能达到“最低”; AAA活动规则:活动提前半天或是一天截止(不能参加者切记提前退出!)冻结资料,开始产生并支付费用(第一组显示的分摊数字!不予支付者公布资料遭受全员追讨!)。 每一个AAA活动单独建立一个商讨微信组(报名3人开始组建,报名后务必加群,一切事务群内讨论),活动结束一周内撤销。
报名留资料送保险(自助报名姓名+身份证号码),不留资料或是不留正确资料等于自愿放弃投保,免费活动照样送保险; 【费用预算】
车费AAA,报名截止后固定,开始打款。
其他费用共计:130元:鹅屋一早两正一农家住宿(2-3人间,可以洗澡)80元、桥上乡一早,农家宾馆一晚住宿(洗浴,空调)40元、司机吃住5元、3日保险5元。
瑛姑峡下山后根据情况可能要面包车接,到时候再说。
【集合时间地点】
下午16:20之前全福立交桥南站牌集合(路西),16:30准时出发!请及时联系,或是履步青云15165172860确认。
1,全福立交桥南站牌(路西)16:30
2,花园路口西南角16:40
3,甸柳庄十字路口西南站牌16:45;
4,燕山立交桥西北站牌16:55;
5,玉函立交桥东北站牌17:05;,
6,五院路口西北角17:15;
7,段店立交东北站牌17:20.
【活动强度】
低度户外,上次参加的最小6岁。这一次又增加了半天时间,更加休闲,但是需要户外经验。
【行程】
第一天:下午集合出发,预计晚上11点到达沙滩村入住农家;
第二天:早饭后沿猫路上山,中午到达住宿农家“鹅屋”分配房间住宿、午饭后天生桥拍照。晚餐农家聚餐;
第三天:早起拍日出,早饭后启程,万佛寺-英姑峡-丁家岩,午饭后返程,估计到家时间大约晚上7点。
【景区介绍】
1、猫路:
据传说当年杨六郎兵败壶关到此,后有追兵,前面悬崖,无路可走,焦急中有猫在崖壁上跳跃前行,杨六郎遂沿着猫的行走痕迹攀越悬崖逃过追兵,而终有此路。其实猫路就是在悬崖上盘旋而上的一条台阶路,此路原本是山民走出的很窄的羊肠小道,79年鹅屋人民公社和桥上人民公社同时发起修路,上下齐头并进,把原来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可以挑担子行走的台阶路。据当地山民说,当年桥上乡烧的煤,都是从猫路由人工挑下去的。此路之所以出名,估计是因为一个几乎可以媲美“感动中国的马帮邮递员王顺友”的壶关邮政局邮递员赵月芳,10多年如一日,在这条山路走邮路,他似乎是某一年的山西十大新闻人物。
“猫路”经过79年的修整,已经不复当年的艰险,甚至相对于太行的很多天梯,险峻程度都不可比拟了。但因为路程比较长,行走比较累,而且两边风光很好,所以还是很值得一去。
2、天生桥
天生桥是太行山大峡谷中独特的景观之一,它位于猫路之南,英姑山峰顶。是迄今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天桥飞跨于南北两座危崖之间,跨度50米,高200米,宽5米,厚度10米以上,呈天然石拱桥状。远远望去颇似一座巨大的山门洞开。其形状、构造与古今中外人造砖石拱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世间奇观。
天生桥是喀斯特地貌的产物,这里是石灰岩分布比较广泛的地区,大自然形成了很多的溶洞,这些溶洞经过亿万年的风化瓦解,终于坍塌了,但也有特殊的溶洞存在,周边都坍塌了,仅仅保留了顶部的天花部分,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天生桥”。这样的天生桥,在云贵高原很常见,但在华北地区就很罕见了。
3、万佛寺
万佛寺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无人住持的野庙,庙建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顶上,四周都是悬崖,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秘感觉。从隔壁的山顶上看过去,小庙会给人有孙大圣尾巴变成的土地庙的印象。 据说万佛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元末明初,原庙是在山边的悬崖下依山而筑,凿山为窟,雕了很多的造像,后因兵火而毁。原址目前仅存一个石窟,里面有三尊造像,因为石窟在半空中,也不知道造像是历史遗留还是后人添补的。现在的小庙是异地重建的,离悬崖有几百米的距离,现在小庙的建成年份已不可确知。这庙叫万佛寺倒也名副其实,庙中供奉的神佛五花八门,有佛陀、观音、财神、土地、龙王、弥勒、大肚罗汉、药王,林林总总地,让人数不清,各式造像工艺差别很大,有雕刻的,有石膏模具作的,有手工泥捏的,不过工艺普遍比较低劣,中间有一尊罗汉的雕像比较古朴可爱。镶在主殿墙壁上的成片小佛像,很多已经被损毁,后人修补的工艺明显不如原型,难免让人产生狗尾续貂的想法。小庙要进到最上层,还需要钻过一道窄窄的石缝,胖子过去就比较困难,我背着65升的Bp,几乎是磨蹭着包才勉强过去。小庙原址上方的山崖有水向下流,形成一个滴水崖,不过水量比较小,冬天估计能形成冰瀑布。万佛寺的对面,有一个小戏台,估计是在节日做法会的,里面倒是可以扎下几顶帐篷。
4、英姑峡(石林)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层岚叠嶂,奇峰耸立,倒也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可惜缺水严重。看样子此峡谷原先可能是进行过或者曾经设想过旅游开发,但估计是人来得太少而作罢了。整个峡谷完全荒废,台阶路年久失修,路上杂草丛生,台阶路可能是为了旅游开发而修的,估计最终因为来的游客太少而放弃,于是乎就衰败成现在的模样了。峡谷走到底,就是南掌村,村后的一棵老榆树颇有年数了,千年没有500年应该是有的,枯枝与新芽并发,一派老当益壮的味道。老榆树已经用青石栏杆圈了起来,古树前面还有块文字不甚畅通的打油诗碑文,碑的最下面刻的名字估计是旅游区投资者的大名,看完碑文不禁令人莞尔一笑。 不过峡谷中岩壁上“英姑峡”与“隐龙谷”几个大字篆刻的倒是有些气势磅礴。
【太行山穿越视频总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