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又称龙徕山,位于泰山东南,属泰山支脉,全部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徂徕山区峰峦嵯峨,林木茂密,有山峰99座,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是秦、汉帝王封禅之处,唐代“竹溪六逸”隐居之地。历史上有许多起义军把这里作为根据地。
2500多年前,《诗经·鲁颂》就歌颂了\"徂徕之松\"。唐朝大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徂徕山古迹众多。据初步普查,今存寺庙3处,碑碣54块,摩崖刻石113处,古树名木千余株。《诗经》、《史记》对此山有多处记载,历史名人多有题咏,民间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吴王阖闾、孔子、汉武帝、汉光武帝、李白曾亲自登临,司马迁也曾到达此处,汶河沿岸是春秋时鲁国人才辈出之处。山上有吴王驻跸的中军帐,有西汉赤眉军起义的根据地天胜寨,有北齐时的映佛崖摩崖刻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6人隐居处,有宋初理学家石介创建的徂徕书院,有石介墓,石敢当故里桥沟村,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遗址等,历史文物古迹丰富。
宋宝元年间,著名学者石介在家服丧时,在此创建“徂徕书院”,人称石介为“徂徕先生”。金大学士党怀英在此读书,著《竹溪集》。元儒学教授时珍编《竹溪庵集》。现仅存遗址并残碑数块。清《泰安县志》记载:“徂徕书院,今遗址犹称讲书堂,旁有姜潜别墅,号曰:读易堂。介在蜀寄诗曰:‘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现在遗址西梁上有“竹溪”、“徂徕千秋”、“作书房”、“夕照奇观”、“竹溪庵”、“讲易处”等摩崖题刻。
抗日战争时期,泰安县委曾在空空山办公。现刻有“泰安县委遗址”。在作书房遗址后有两行“登徂徕山许应元,嘉庆十二年二月刻”的题名刻石。
观音楼及骆驼峰均为徂徕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