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研究:长期不活动的人身体机能下降30%.....各种疾病随之而来!成人最好的保健就是“运动”!你懂的,走出家门拥抱自然吧! 报名先关注:公众号接收活动提醒,“报名先关注:公众号接收活动提醒,“活动声明”打√视为同意声明条例! 户外有风险、请提前一天自助购买意外保险!报名截止前24小时内退出的自己找替补,车费不退! 【活动线路】泰山行宫,白龙泉,大寨山,石崮寨,黄花山探洞,佛缘塔,游乐园月牙山月老像 【活动强度】全程9公里左右,强度低,难度低,适合新驴参加。 【个人装备】双肩包、防滑登山鞋、垃圾袋、饮用水2-4L。 【集合时间】西八公交车站集合坐8点发车的142路石匣村下车。(142路7点半。8点。9点发车)自驾车可放石匣村。 点击页面右下角“我要报名”-选择相关资料后提交!带饭、带水、带点小食品,也可下山聚聚费用AA!下山约2点! 【温馨提示】 户外不是旅游!不相信领队者请勿报名!大家请提前5分钟到达上车点,过时不候,敬请谅解。有事请在24小时前请假,不请假不去者也要交费 全责任自负。建议自己买保险。建议带水和水果零食,午餐自带,也可饭店AA。 【景区说明】 麒麟山泰山行宫(又称桃花山泰山行宫)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南麒麟山上,泰山行宫始建于明朝,屡败屡修,在“文革”时期遭到彻底破坏。1999年,当地村民集资,重建了此道观。 走近泰山行宫,首先看到的是山神庙和龙王庙,再往前走在一悬崖壁上有一卧龙洞,洞旁就是麒麟泉,可惜铁将军把门,隔门相望只能听到泉水叮咚声。 在麒麟泉的右侧就是桃花山泰山行宫的大门牌坊,进入牌坊内有一小庙名车王庙,不知是管辖什么业务!往里走迎面是麒麟山九龙壁,左侧行宫前有两座石刻麒麟镇守在大门前,整座行宫座落在麒麟山和桃花岭之间一大片平整山峪间。 泰山行宫的券门看得出是古迹。门殿之后依次是碧霞元君殿、王母宫殿(西院还有桃花姑殿)、玉皇大殿和三清殿。整座道观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在山脊上。 这五座大殿分别以院落相隔,皆为砖石结构,前廊抱厦。走进泰山行宫,迎面供奉着王灵官。接着是碧霞元君大殿碧霞元君大殿前民国时期的《总统旨》碑,背面的五彩条旗。大殿里供奉着碧霞元君、眼光奶奶和送子娘娘。穿过一个小院落,便是王母宫殿。殿里供奉着王母娘娘。左右供奉看斑疹奶奶和慈航真人。王母宫殿西还有一小院,院内有桃花姑殿。桃花姑殿正中供奉桃花仙姑。王母宫殿后面的院落是玉皇大殿,大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守护玉皇大帝的依次是李靖、太白金星、杨戟、北极星。最后一座是三清大殿三清大殿供奉着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院中有两座神龟石碑立在大殿门口两边。 黄花山真经寺:从水波浩渺的卧虎山水库往西望去,劲翠的群山染着浓郁的绿色,山虽不高,却也颇有几分巍峨俊秀的味道。有山有水的地方总是给人感觉多了几分灵气,循着山的方向望去,一座高耸的佛塔从山顶拔地而起,半山腰的郁郁葱葱中隐隐露出一个金黄色的“禅”字,远远望去,青山、佛塔,勾勒出一幅深山藏古寺的画卷。 到济南南部山区游玩的游客,卧虎山水库是最优先选择的地点之一。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水库西邻的黄花山上,还坐落着一座古老的佛寺——真经寺。一听到记者询问黄花山在哪,世代住在山脚下的村民都热情地引路。从山下拾级而上,就在写着“黄花山”的牌坊旁边,一间不大的佛堂门口,坐着一名已过中年的僧人,正是真经寺的住持常善法师。 黄花山并不高,但却十分陡峭。常善法师一边带着记者沿着刚刚修缮过的台阶攀山,一边讲述着自己和这座山的渊源和历史。原来,祖籍安徽的常善法师最早在安徽九华山出家,后来辗转到北京云居寺,一待就是数十年。2008年前后,他来到济南的黄花山真经寺做住持,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年时光。不过,出家的僧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却颇为平淡:“对于出家修行的人来说,七年的时间不算什么。”在真经寺修缮完成之前,独居山上的常善法师也极少下山,一个人在山上看了几千个日出日落。 “在历史上,真经寺曾经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常善法师说,山上的很多碑刻一定是鼎盛时期、香客众多的时候留下的。从山上发现的碑刻看,有记载的最早时间是金代中叶,大约明朝正德年间达到顶峰。山下的当地人,有人称这座寺庙是“娃娃庙”,从佛学文化的角度讲,“娃娃庙”和“观音庙”的寓意不谋而合,意味着到这里来求子的人很多,香火鼎盛。清朝末年,还有长清甚至淄博等地求子的人到这里来烧香拜佛。不过在此后的很长时间,真经寺慢慢衰落下去,现在连很多济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座寺的前世今生了。直到七年以前,常善法师来到这里,开始主持寺庙的修建复兴工作,如今,攀山的台阶、山上的佛塔、祠堂的部分佛像,都已经修缮完毕。不过大雄宝殿、钟鼓楼、山门等佛门要塞还没有多大进展,“僧人只能乞食,不能讨钱。”常善法师说,寺庙的完善几乎全靠社会力量捐助,进展缓慢。不过他相信,真经寺会再现香火鼎盛的局面。 山上的柏树如果被折断枝杈,流出来的是像血一样的红色液体。常善法师说,这是黄花山上难以用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来日有机会请植物学家来解答。而黄花山的得名,是因为春天时漫山遍野均是黄色的小花儿。如今的黄花山,三面环水,清泉簇拥。置身在半山腰的钟亭里,东瞰浩渺的卧虎山水库,仿佛一幅淋漓的水墨画,连同黄花洞内外的古老遗迹,一起定格在这沧桑的历史和无垠的天地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