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镇西北的上阁老村内,现仅存正殿一间,墓塔三座。庙的南侧就是玉泉。
墓塔(右)塔身铭文:连公长老之塔 嘉靖二十六年十月日
墓塔(左)塔身铭文:香公长老觉灵 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五
墓塔铭文:福公长老和尚之塔 大明成化十五年岁次三月*日**
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有载,称“在龙集寺观音阁下,涓涓东注,龙集独胜”。今呈方池形,料石砌岸。水自岩缝流出,汇于池内,清冽甘美,常流不竭,为村民饮用水。泉旁有1968年挖凿的长50米的蓄水池。

墓塔林现存墓塔五座,均为石刻覆钵式造型。其中三座保存完整,从塔身铭文可知,分属福公长老、连公和尚与香公和尚墓塔。旁边一座塔身从塔基莲座上倾覆于地上,为贤公聚堂禅师之塔,另外不远处还残存塔基石件一座,塔身无存塔铭无考。从建造年代上看,都为明代石塔,最早建于明景泰二年,最晚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跨度一百多年,最晚距今也有四百五十年历史了。

建于明成化年间的福公长老塔规制最大,雕刻精美,通高四米上下。底部六边形覆莲塔基,一层为六棱柱形刻有兽头,二层正六边形覆莲座,侧面分别雕龙纹、麒麟、狮纹、牡丹等造型。上部三、四层分为石鼓形与圆形仰莲座,五层则为覆钵塔身,上刻铭文。顶部石刻六角仿砖木檐口,上承六边形石雕刹座,石刻五重方形相轮刹身。其余几座石塔造型基本与福公塔相似,只是规制略小,高度则不足三米,但同样雕刻不失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