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方峪古村:山东省济南市方峪古村落,自明洪武至今,一直有村民居住,历史延绵数百年。
方峪古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齐长城最西端山峪里。古村最初名为王峪,因明洪武年间,方氏建村,村子坐落在山峪,而得名。
第一次来此,是2016年冬天,拍摄公益宣传片。方峪虽不及平遥、丽江那般规模庞大,却也深深震撼,此后来过数次。它更像章丘的朱家峪,多年来,待字闺中。
村中的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建成,两百多座石头房子,很坚固,因此古村的格局和建筑保存很好。走进村里,会看到,路面是石头铺的,房屋是石头垒的,拴马桩、门楼、院子铺的、房顶盖的,也都是石头的。
原汁原味的古庙、古井、古槐、石碾、石磨、石凳、石缸------历经沧桑,诉说着悠久的传说。这两扇大门名为兄弟门,本是一处院落,由于分家造成。
镰刀巷因形得名,从巷口看,就像一个死胡同,走十几米远,至胡同尽头,左转是一条石板路,末端就是方家大院。
古朴、陈旧的门板,历经了多少代人,尘封了岁月,尘封了历史。时光匆匆,往事悠悠。
在五圣堂前面有一平整场地,西侧有一座戏台,坐西朝东,前设有台基,后设有待场室,戏台两侧墙上嵌有方形壁龛,如此这般完整的古戏台现在已经非常罕见。
漫步在方峪古村,旧日时光扑面而来。它镶嵌在岁月斑驳的门板后,它藏身于刻满了痕迹的石头墙上,它融化在透过墙头照射下来的阳光中,也留在了方峪村民的心里。
在方峪古村,除了各式各样的石头房子,你会发现每条道路都是独立的,而每家每户也是各过各的日子。当你走过每一个胡同,也会发现胡同都有出口,村里的各家各户,就这样被一条条巷子串联起来,村子没有死胡同。
沿着古巷、石板路漫步而行,古朴而又沧桑,恰似一幅画卷,尽情领略古村的历史。
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传统民居的衰退。据统计,我国十年间已有九十万个古村落逐渐消失,进而,伴随消失的还有传统民俗、农耕习作、风水布置等传承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正是这些最原始的古村落、古镇,孕育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却在逐渐消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守护一方环境,一方环境承载一份传承,维系环境就是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人文,历史,环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