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m# z8 u; x2 a' Q
三尊石佛被雕凿在一块呈馒头状的天然巨石上。巨石高约3米,顶置宝葫芦,东、南、北三面各凿有一个约1.5米高的石龛,每龛分别雕刻有石像。
2 F Q1 y( Y/ Z( f; z0 I
南尊头戴比丘帽,当地村民尊称为观音,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呈禅定印置于膝上。
北尊为药师佛,头戴的五佛帽,结跏趺坐,双手禅定,右上方有铭记:“大明成化年……”字样,
东龛石像形貌比较特别,村民称之为“石佛”。坐姿,头戴高帽,五绺长髯,双手置于膝上,疑似“关公”或“老君”。
石头西侧没有造像,但仔细观察却有被凿平的痕迹,大小与其他三龛相仿,根据这三尊造像的分布方式推断,极有可能是在造像时原本想雕凿四尊,分列东南西北的,道家造像置于东侧,有“紫气东来”之意,西侧没雕的造像很可能是“释迦摩尼佛”。这几尊造像世俗化明显,民间风格突出,和云台、黄歇、圆通山造像大致相同,并且有确切纪年题记,应该为明代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