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系统,获取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x
济南最高峰为长清的长城岭(988.8米)。其它较高山有:+ v# @" F8 J5 B
历城有跑马岭(885米)、梯子山(976.2米)、黑牛寨(789米)、青岗寨(746米)等。
: D: Q8 G, s: I' B2 d% A# `2 H. t章丘有沫湖顶(827米)、白云山(729米)、霹雳尖(833米)、四鸡山(783米)、九顶山(834米)、双凤山(795米)、文凤山(807米)、大寨(841米)、北峪大顶(720米)。: b" {6 H" w( i+ B; v
长清有拔山顶(769米)、五花岩山(663米)、黄巢寨(629米)、夹子山(600米)、灵岩山(684米)等。
* \* {' o% c) R P6 T海拔在500米以下:2 q9 u6 H2 f8 p7 i* r
历城有黑峪山(498米)、狸猫山(476米)、棉花山(337米)、卧虎山(354米)等,
% X1 V9 w T( b6 V' w0 I* Q9 j章丘境内有卧牛山(257米)、青龙山(221米)、玉皇山(219米)、峰峪庵山(297米)等,
8 Y+ Q1 y# r( V; s6 E: p长清有馍馍顶(474米)、九女寨(408米)、牛头山(404米)、大峰山(376米)等,' q- `9 K" x! e, m# g, `' U
平阴有大寨山(495米)、箔庄南山(419米)、大寨村南山(451米)、李山头南山(412米)等。
_3 p2 [ X! S$ |8 i在平原上散布着孤丘,如华山(197米)、卧牛山(55米)、标山(55米)、凤凰山(44米)、金牛山(49米)、匡山(81米)、粟山(61米)、药山(44米)等。
5 X% y& u% E# Y0 Z. }& ?地质地貌侵蚀低山区海拔在500~988.8米,切割深度在200~500米,主要分布在长清、历城、章丘的南部和章丘东北部。: L# s4 T1 \0 X
根据组成的岩性,可分为三个亚区:) `* ]6 d+ o8 Z5 c- J0 e
一、由变质岩组成的侵蚀低山亚区主要分布在章丘县西南部垛庄以西,黄沙埠、湾湾沟以南。鸡爪顶及三平山最高,均为924米。地形坡度多在40~60度,山谷多呈V形,中等切割,水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
2 V9 U" X3 Q6 W. a2 [: N在历城境内分布于枣林、西角峪及下降甘、青相峪以南,东与章丘相接。梯子山最高,为976.2米。中等切割,地形坡度多在40~60度,峭壁较多,山脊多呈尖峭形,如梯子山,也有少数山脊呈浑圆形或方山,如跑马岭(885米)、亓城东南山(851米)。山谷多呈V形,如利岭沟等。$ f4 H8 P+ p" a
在长清境内东南部分布于拔山顶(769米)、落鹰石(533.4米)以南,以摩天岭为最高(988.8米),是济南辖区的最高点。地形坡度在40~65度,多呈尖峭山脊。山谷多呈V形,如佛峪、黄连峪。
+ Y! E: a, E7 E在长清南部分布于与泰安市、肥城县分界处附近。东起犁铧尖南山(524米),往西为桃尖山(532米)、五花岩山(663米)、黄山(628.8米)、夹子山(600米)、槐树口(560米)、狼顶寨(553米)等。坡度多在35~55度,山脊部分为尖峭山,部分为浑圆状或方山。
/ j+ M3 Z! M7 Q$ g, ~1 B: O& A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及变质岩组成的侵蚀低山亚区主要分布在一亚区的外围,以北侧为主,岩层倾向由章丘境内的北东、历城境内的北,转变为长清、平阴境内的北西,倾角多在8~15度,一般形成南坡陡,北坡缓的单面山。 在章丘东片,东起霹雳尖(833米)、金牛立不坐不(715.7米)、四鸡山(782.8米),北到胡山(693.8米)、大山(755.3米),西到南山寨(570米)、磨池岭(589.1米),南至笔架山(764米)、九顶山(833.5米)、青山(765.4米)。多呈单面山、方山,中等切割。地形坡度多在40~60度,多为尖峭山脊,如大山、磨池岭、青山、连叶寨等。山谷多呈V形,如西南峪、法家峪、相峪等。双凤山(795.2米)在中部,两个山头高出附近山头150米以上,周围沟谷深切,空气对流强烈,风速远较别处大,有黑风口之称。
* d7 m% V5 a- K5 Q* d) y在章丘西片,东起锦屏山(563.5米)、大寨山(546.6米),北自仙仁堂(522米),西至文凤山(807.1米)、大寨(841.4米),南到北峪大顶(720.1米)、架子山(637米)。石柱子(702米)、磨二起(736.4米)、北峪大顶、大寨等为单面山或方山,地形坡度多在40~65度,沟谷切割深度在200~400米,多呈V形。如瓮口峪、小凹峪、圣水泉等地。
$ D; W w" Z R2 ~在历城境内,东接仙仁堂、文风山,西至老仙岭(592米)、杨家寨(705米)、黄山尖(606.4米),北自兴隆山(528米)、官山橛(534米)、白云山(545.4米)、瓦屋脊(554.6米),南到黑山寨(582.3米)、纪儿寨(676米)、黑牛寨(789米)、青岗寨(745.7米),多为单面山或方山。0 {9 J W2 ^( |$ N
长青张夏灰岩等厚层灰岩,多形成悬崖峭壁,如锦绣川水库附近的轿子岭(560.8米)、鸡冠子山(536.5米)、葫芦崖顶(568米)、双尖山(571米),) F! m2 f4 L; N- C$ a. U. [2 v. g
历城燕棚窝西南的黑龙寨(625.9米)、大王坝(605米),卧虎山水库以南穆格寨(525.5米)、天马寨(697米)等,切割深度在200~500米,多数沟谷呈V形,如龙洞庄西南的龙洞沟、佛峪沟等。
+ E" Q$ e& J2 I5 X0 X在长清,本亚区东片与历城境内相连的有老仙岭(592米)、五老神(625.6米)、灵岩山(683.7米)、鸡冠山(513.3米)等;西片分布在张夏西部的青崖寨(552米)、黄山顶(565.5米)和与肥城交界处的玉皇顶(527米),也多为单面山或方山。V形谷在长湾村、积家峪等地发育。南坡陡,北坡缓,坡度多在30~50度,有些地段岩溶比较发育;
2 z5 ^% q3 }7 O4 ]: u三、由火山岩、岩浆岩组成的侵蚀低山亚区分布在章丘东北部的长白山(最高峰沫湖顶826.8米)、跑马岭(667米)、白云山(728.8米)、茶叶山(612.1米),地形坡度多在35~60度,切割深度在200~400米,多呈尖峭山脊,跑马岭为方山;
5 B: v; M6 t% [! X剥蚀丘陵区分布在侵蚀低山区的外围,海拔在500米以下,切割深度在200米以内,山麓有残积、坡积物。一般靠南部连续性强,靠北部无明显的脉络走向,坡度多在15~35度,水系密度1~3公里/平方公里。
: x" A/ Q, ^* L/ C, o根据组成的岩石,可分为四个亚区:9 m* s' L9 `) D/ F- q0 i3 x
一、由变质岩组成的剥蚀丘陵亚区主要分布在长清县的青杨、大万德以西,如西山寨(462.6米)、佛爷顶(460米)、凤凰台(471米),段家店、中红庙以东如隋家峪东山(432米)、高家西山(367.2米)、莲花山(392.3米)、青龙山(394.8米),约有300平方公里;
. V# [5 |( z/ {4 b二、由碳酸盐岩组成的剥蚀丘陵亚区主要分布在一亚区的北侧及平阴县境内。; ? x( B- N0 W5 H# M5 H7 ~0 ^- K4 Q
在章丘的孟家峪、朱家峪以北,至弓家湾、南辛庄、南涧溪以南,如大尖山(375米),马家峪、鹁鸽崖以西如马家峪西山(400米)、鹁鸽崖北山(477米),南明庄、东横河、寨山后以北如高山(442.1米)、寨山后北山(457米),北至西窑头、北曹范。 `6 h9 H+ P" ^1 H) j
在历城,分布在南泉庄、西坞、龙洞庄、兴隆庄一线以北,东与章丘县境;相接。如黑峪山(498.2米)、偏石山(417.8米)、狸猫山(476.3米)、蝎子山(282米)、棉花山(337米)、橛子山(459.9米),
' z+ g% }' ?- l: X7 O# Z3 k仲宫至长清的张夏以北,如卧虎山(353.6米)、大寨山(412米)、五老顶(459.1米)、大王寨(344.2米)、马武寨(305.5米),北至鸡山村、武家庄、义;和庄、甸柳庄、王官庄、大杨庄、罗而庄。 在长清内,分布于张夏、宋村以北,如馍馍顶(474米)、九女寨(408米)、卧牛寨(338米),宋村、段家店以西,如天台山(210米)、牛头山(404米)、石小子寨(440.4米)、大峰山(376.2米),北至石马、小柿子园、北河洼、翟庄、广里。
: n2 d6 S, b$ G# R# Z: g在平阴,除孔村、孝直以东及沿黄部分地段外,均属此区。在西南部与东平县交界处地势高,如分界处的箔庄南山(419米)、大寨村南山(451米)、李山头南山(411.7米),最高峰为大寨山(494.8米)。' _# P1 A# m0 ?4 z# A
本亚区岩溶发育,有溶沟、溶槽、溶蚀裂隙、溶孔、溶洞、石芽、钟乳石等形态。溶沟、溶槽发育地段,. k5 u x* u1 L7 @; U2 N5 @
如章丘的太平庄、没口村、山后寨、大寨村、甘泉庄、兴隆官庄等;
" C; u) g& A2 ?3 }4 Y历城仲宫镇北岭向西,至寨而头、西渴马一带,南高而以北,中泉庄、涝坡、外石栏、东梧、西彩石;1 r h$ Y* [; j9 K
长清境内的讲书院一带,张夏东南及西部至东马庄;
! ]9 \% e' ]+ v平阴的旧县东南部、牛家庄、安城一带。溶洞多发育在厚层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上。8 [5 D# _; ]2 `1 U4 H: j$ R* s
有些地段溶洞发育,较大溶洞有:( T3 s9 B. |2 ~. d. h4 h; A4 J
章丘甘泉庄东的白云洞(标高480米),矿井西南的马山洞(450米);
1 S6 p$ s9 h. f s6 b济南市郊区和历城县龙洞庄西南的龙洞(300米)、潘龙村的龙洞(320米)、九曲东北;的老虎洞(270米)、蛮子庄南的羊洞、白云洞(240米)、二王寨西坡的八巴洞(210米);
! d. h3 V/ k3 [: c1 N长清房头村南的溶洞(300米)、张夏西黄山顶的黄花洞(450米),
: j# V5 J* g# C平阴旧县北死儿山北侧的洞(200米)、旧县东北华山西侧的洞(210米)等。. m# c$ E/ r5 G# n
其中甘泉庄的白云洞,高2.5米,宽15米,可见深25米,沿灰岩层面发育,洞顶有少量石钟乳。9 K6 \6 |' w; k' T/ e) v G, J
这些溶洞原是在地下水位附近形成的,后由于燕山运动,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使地面升起,溶洞才出露在今天的高度。8 v: p0 ] \4 m0 T. K/ B
玉符河在西渴马一带潜入地下,到丰齐复出;东沙河河水在前大彦潜入地下,西沙河河水在前平潜入地下,使河床形成干谷,为地下河;
8 j5 S! D( P7 P, x- g$ Q: u* n, y三、由火山岩及侵入岩组成的剥蚀丘陵亚区主要分布在章丘东北部,火山岩、侵入岩组成的侵蚀低山亚区的西南侧,有母猪坡(277米)、玉泉山(469.7米)等,玉泉山最高。其他相对高度多在100~250米,地形坡度多在10~35度;9 T+ P) G; s- f. B0 r
四、由碎屑岩组成的剥蚀丘陵亚区由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等坚硬、较坚硬岩石组成。
; E; c' |9 ^# z/ V" }% v6 E7 e分布在章丘内,有普集北部的、卧牛山(257.4米)、鸣羊山(202米),普集南的青龙山(221.1米)、凤凰山(166.9米),绣惠东北的玉皇山(218.9米)、峰峪庵山(297米),埠村西北的危山(203.3米)、黄旗山(211.4米)、北曹范北山(246.2米)及赭山(154.5米)。多呈孤岛状分布,山脊浑圆状,坡度多在15~30度。( ]; F1 l, N. ]9 p5 j; \
另外,在剥蚀丘陵区的外围,还有一些剥蚀残丘,呈星点状分布在堆积平原区内,以坚硬岩石为特征,
* t! z; _# {- k+ a如市区和历城的华山(197米)、驴山(42米)、卧牛山(95.5米)、标山(55.2米)、凤凰山(44.4米)、金牛山(48.6米)、匡山(80.8米)、粟山(61.4米)、药山(114米)、马鞍山(85.9米)、无影山(51.5米)、黄台山(61.4米)、十里河西山(55米)、峨嵋山(68.6米)、康山(99.9米)、鱼山(101.5米)、烈士山(80.2米), |! A0 F8 k4 R' H) r3 _7 @1 z
章丘的明水双山(175米)、普集西山(150米)、桃花山(90.1米)、女郎山(116.7米),7 a1 w. z0 [' z J" ]* [: G6 }
长清的平安店西山(50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