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系统,获取更多!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x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8.1%,全国约1.2亿人受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困扰。
骨关节炎发生率
中老年患者多见 女大于男 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 75岁以上的人群中则达80%
骨关节炎-老年人常见病
美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 国内60岁人以上群中骨关节炎患者占10%
关节炎是致残的头号原因
该病的致残率可以高达53%,关节炎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不死癌症”。
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年 龄>60岁: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面经过长期磨损,而新陈代谢能力降低,退变加快,软骨破损引起滑膜分泌功能减退,对关节软骨的润滑与营养能力降低。这种变化一般在20岁以后就发生,30岁后有些人就有一定症状,50岁后60%,60岁以上90%,70岁以后100%软骨有退化。而表现出症状的>20%,求医的仅为5%。 肥 胖:体重增加就增加关节软骨的负荷,退化加重。 创 伤:急性创伤性关节积血。软骨块撕脱、关节脱位、慢性劳损膝内外翻、半月板损伤、先天性脱位。继发于炎性关节病、急慢性化脓性炎症、结核、风湿、糖尿病等。以上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均能导致软骨的永久性损伤,引起关节的多种不适。 女 性: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闭经后的女性多发。这与闭经后妇女激素分泌水平下降,骨质疏松,身材肥胖,再加上女性骨盆宽大,步态内管行走,两膝内侧压痛,引起关节不稳定造成的。 遗 传:与遗传有关,如父母、姑姑有该病者儿女发生的可能性大。
临床表现
疼痛:疼痛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常为间歇性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膝关节间隙,运动时加重,而休息后好转。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晚期,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甚至在夜间疼痛 僵硬:局限于受累关节,很少超过15-30分钟,与天气变化有关; 摩擦音 关节活动受限 负重关节突然打软腿 缓慢进行性反复发作疼痛 关节肿胀、变形 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伴继发性滑膜炎
治 疗
中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由于中老年人肝肾虚弱,筋骨缺少相应的濡养,气血灌流不足,以致膝关节软骨失养,不荣则痛;又兼风寒湿热邪气侵袭人体关节,痹阻经络,营卫失调,气滞血瘀,瘀血凝滞,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其治疗上多采用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之法。藤黄健骨胶囊是由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烫)、肉苁蓉、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炒)七味药组成。具有补肾,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具有大补肝肾真阴之功效。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入肾生髓。两药共用补肾之元阳,辅助补阴之药,共取阴中求阳,阴阳并补。骨碎补其补肾强骨,续伤止痛;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补骨镇痛。以上四味,补益肝肾,强筋健骨。鸡血藤有补肾益髓,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莱菔子健骨、消食、理气,以防补而滋腻之弊。以上诸药配伍具有滋补肝肾、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以滋补肝肾为本,调节机体平衡,增强脏腑功能,促进钙和其他人体必需物质的有效吸收,使身体达到健康状态。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络为标,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发散表邪,针对疼痛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的临床表现,标本兼治,是治疗骨关节炎的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