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遥参亭
“遥参亭”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自此向北轴线直抵泰顶的“南天门”,古代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均先在此“草参”,再入庙祭祀。“遥参亭”前临御街,清乾隆三十五睥在门前建造石坊,额上刻字“遥参亭”。“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遥参亭为岱庙前庭,旧称草参门、草参亭。古人凡有事于泰山,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亭为二进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岱庙坊北是岱庙,南北轴线上贯穿着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东侧辅以汉柏院、东御座,西侧佐以唐槐院、雨花道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