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济南:春游义净寺—西老泉(转载)
2017年3月4日星期六,早上七点半山野户外一行九人(南山壁虎、我爱我家、雅奇、春夏秋冬、小桥流水、月儿、黄河澜、高山流水、拙人勤耕)在济南市经十路和南辛庄西路西南角集合后,乘上去万德的中巴车,沿104国道向南行驶约四十分钟后,到达长清张夏镇(长清三中)。
下车后,立即被远处朦朦胧胧形态各异的群山奇峰所吸引,义净寺就隐藏在群山之间。我们沿路口标志右拐进入张王路,沿张王路向东步行约一公里,穿过铁路涵洞进入义净路,沿义净路继续走近2公里,方可到达隐藏在大山里的义净寺。
一步入幽静的林荫小路,未见寺院,先闻其声,远远传来悠长、低沉而虔诚的诵经声,轻轻地在山谷里回荡。整个寺院依山就势隐映在茂盛的苍松翠柏间,红柱、金瓦、飞檐斗拱,给人一种神秘、超然而详和的感觉。
义净寺位于泰山北麓余脉西侧的通明山上,是唐朝义净大师的祖庭。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法号义净。他于公元635年出生于山茌县山茌镇(今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公元642年出家于四禅寺(原名土窟寺,元朝时更名永庆寺)。
在唐代佛教史上,只有义净大师是可以与玄奘媲美的伟大人物,同是西行求法的高僧。他与东晋法显大师和唐代的玄奘并称为“三大求法高僧”,又与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梁朝真谛大师和玄奘并称为“四大译经家”,其著作被译为法、英、日等国文字。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义净寺,是义净大师的弟子常净法师率诸弟子,在原双泉庵旧址上修建,而今一座庄严宏伟的寺院已经落成,寺内晨钟暮鼓,佛乐声声,香云缭绕……。
现在义净寺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尾声,二期工程在原寺院上方,规模宏大,建筑更加精美,正在进行后期装修,二期工程完工后,其规模将是济南市现存寺院数一数二。
顺台阶向上,又是另外一番天地,上面是一个大平台,义净寺二期工程正在此施工,工程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当今经济之繁荣,社会之和谐为佛教的发展、兴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拜谒过义净寺之后,我们顺义净寺北面的小路向通明山攀爬,通明山属泰山余脉,因山上有一贯穿的山洞而得名。虽已初春,但山里温度尚低,万物尚未盟发,枯草还是那么黄。除了松柏树,其它的树上只是光秃秃的干树枝,还没有丁点绿意,虽感觉有点苍凉,却也不失阳刚、雄壮之美。
通明山不高,典型的石崮山体,山上岩石林立,如同刀削斧劈一般。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将整个石崮切割成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山崖,岩石上石罅纵横,沧桑嶙峋。有的如同一根根巨大的擎天柱,有的如同一只只形态可掬的动物,有的如同一座精美的雕塑,任凭你展开相像的翅膀自由翱翔,真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整个山脊蜿蜒十余里,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廊,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悬挂于千仞绝壁之上,使秀美绝伦的自然奇观跃然于水墨丹青之中。
雄鸡报晓,看是不是一只美丽的雄鸡正在引颈高歌。
猿人泰山,头上依稀可见的毛发,活灵活现。
凶猛的藏獒也跑到这里占山为王,看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不怒自威。
这就是老虎沟,精美的王家泉摩崖石刻就分布在山沟两侧的崖壁上,从这里下沟里有一段断崖(需要用绳索)。至此已经走了接近10公里了,大家感觉有点疲劳,如果再从此沟一上一下又要消耗大量体能,商量后只好放弃,等下次来再去一探究竟,虽有点遗憾,但也远远地看到崖壁上的石刻了,总算不虚此行,哈。
我们继续沿山脊向西老泉走,此处到西老泉也就两公里路程。
下山了,已经看到西老泉村庄了,远处的山是在驴友中家喻户晓的“三媳妇山“和天马寨。
下午3点左右,我们来到西老泉村的老牌坊前,这样的牌坊已经很难看到了,时光似乎回到了几十年前。
本想在西老泉看一下泉水,可村民说过去有很多泉子,现在已经按要求盖起来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在牌坊的后面有一座仿古凉亭,亭内有一纪念碑,碑前香炉内香烟袅袅升腾,缭绕不绝,是村民为纪念“西老仙”而集资修建。
西老泉村原名叫西老仙村,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姓商的农村医生,一生酷爱医学,擅长中医、针灸、推拿等,医术高超。看完病拿药时,是根据得病人的经济状况而定医药费。揭不开锅的穷人可以分文不取,大富豪可以照价取药,从不多收一文钱。
商先生升天后,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修了商先生庙。据说,有人在泰山上曾见过他。于是,后代们就把东西两村,定名为西老仙,东老仙。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的风刮到了这里,当地领导干部为了赶潮流,就把村名改为西老泉,东老泉。当然,这里的泉水也是很多的。
下午,3点20分从西老泉村乘出租车到仲宫,改乘88路公交车返回市里,结束了一天行程。
今天,全部行程约13公里,强度不算大,群山逶迤,风光秀丽。途中有大量人文景观和故事可读,南走莲台山、娄敬洞,东去九重天,天马寨、三媳妇山,北看月亮弯、卧虎山水库,是一条不错的线路,相信不久还会再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