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游记:橛山—唐王寨—大王寨—老虎洞(转载)
连续几天重试雾霾,令人呼吸困难,哪儿也不能去,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周五终于天晴了,可以痛快地喘气了。周六必将是又一个好天气,决定痛痛快快地走一个长线,彻底排除肺中的浊气和心中的郁闷。
2016年12月24日,早上8点半我们山野户外一行8人(南山壁虎、我爱我家、追鹿人、随风、福满楼、花香、真诚、拙人勤耕)乘K22路公交车,在南桥村下车,开始了今天的行程,穿越:橛山—唐王寨—大王寨—老虎洞。
下车后,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橛山,橛山位于104国道旁的南桥村东南,山不高(海拔大约280米左右),但山上岩石嶙峋而突兀,很有气势。经常从104国道经过,早就想来这里,可一直拖着没有成行,如果年底这几天不来,就只有等明年了,随决定今天来这走一趟,一睹橛山尊容为快。
我们从南桥村车站往回走约50米处有一铁路涵洞,从这里可穿过铁路,一水泥小路直通橛山,沿此走不远,我们弃路上山,从橛山的北山坡上山,这里山坡很缓,很容易就登上山脊,并很快到达橛山最高处。
橛山最高处由一组高大的岩石构成,岩石质地不高,由于常年风雨的侵蚀,岩石表面布满深深的纹理,风骨嶙峋。日月的利刃将原本巨大的山体切割成一组组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横突竖出,无序堆砌的石柱,给人一种历尽沧桑而不竭,且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感觉。
从橛山下来,下一个山峰是开山,开山位于橛山西南方向,开山村东,距橛山约1.5公里。不知是以村命名的山,还是以山而名的村。当我们走到开山的西面,看到整个大山已经被开采的面目全非时,才明白开山名字的由来,开山开山就是开采的意思,原先这里是水泥厂的采石场。
从开山沿山岭上的小路向南,一路上没有太大的起伏,如同走在草原上,道路平坦。山岭的西侧是104国道,山岭的东侧是玉符河流经的山川,自卧虎山水库至北店子入黄口的这段河道,全长有40.8公里。眼前的宅科——东西渴马——崔马庄是玉符河回灌补泉渗漏带,河两岸有大片平整的田地,这在山区里很难得。
我们一路上顺着山岭向南走,目标是距开山6公里远的大山顶和唐王寨。
大约在12点40分到了大山顶,大山顶海拔约360米,大山顶南面是唐王寨,两山之间有一沟相隔,海拔高度差不多。大山顶上几乎没有大的树木,整个一石头山,只有一层草皮。一面是山坡,其余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我们从与唐王寨相对的峭壁上顺着石缝慢慢地爬下来。
对面就是唐王寨,此山也称为“宝泉山”,海拔360米,山寨四面陡峭,有一条用石块修的小路,沿此路上去就是山寨正门,此门只能容一人通过。唐朝时候并无火器,战争主要靠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只能近距离作战,而不能远距离攻击。只要守住石门,可保万无一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传唐王寨是唐王李世民率部所建。据了解,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领10万大军攻打刘黑鞑农民起义军,但是由于起义军力量强大,李世民兵败,无奈之下退到大崮山村北边的宝泉山上,并在此建造了数十间石屋,后人称之为“唐王寨”。
被围困后,李世民派两员大将突出重围,直奔长安求援。接到消息的李渊派齐王李元吉和幽州总管罗艺两面夹击,李世民从中里应外合,把刘黑鞑打败。
唐王寨山顶修建三十余座石屋,经过1400余年风雨的洗礼,几乎所有的石屋都已经破败不堪,但却卓然而立。
石屋的面积都不大,小的仅有2平方米,大的也不足10平米。走进一间石屋,屋子很矮,来者必须弓腰探头才能进入。进入室内,屋顶早已损毁,地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墙上有几个石洞,用来放油灯、日常用品等。
山顶上有两排石屋建造得较为整齐,且有的石屋不是里外套间,估计是山寨大王居所。两排石屋中间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道路。就像如今的‘商业街”,为山寨的主要道路,人流最为密集。
当我们登上唐王寨时已经下午一点了,此时饥肠辘辘,正好借唐王寨宝地在此午餐,也做一回寨主。山寨有一块相对开阔平地,当中有一天然石桌,我们在石桌上摆上带来的饭菜。遥想当年唐王率众将士在此运筹帷幄,突破重围,而创立伟业之豪迈气慨。
从唐王寨下来,我们转向东北方向的西渴马庄,唐王寨距西渴马庄大约4.5公里,当穿过京沪高铁和玉符河。到达党赛路西渴马庄159路车站时,已经下午3点了 。至此已经走了12.5公里,因为早上走的晚,上午耽误时间较多,剩下的路程还有7公里山路,时间明显不够了,大家只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乘159路车回家,剩下四人(南山壁虎、我爱我家、花香、拙人勤耕)继续我们的行程。
这里唐王寨山脚下的石屋子,推测可能是当年唐王寨设下山脚下的哨所,石屋子看起来年代久远,和山上的石屋子建筑风格是一样的,保存完好。
大家分手后,我们四人从西渴马庄西面的天井峪上山,首先穿过一座渡槽,沿水泥路走太绕,我们直接沿山坡奔山顶而去,可能这里平时没人走,也没找到像样的路,只好在荆棘从中穿来穿去,迂回曲折地向上攀登,上去后是唐棋王崖,不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是否也与唐王有关,不得而知。
从唐棋王崖翻过去就是大王寨,大王寨是一典型的山崮,四面悬崖峭壁,只东西两面勉强可以爬上去,春天的时候我们爬过,今天因为时间紧就从大王寨山腰绕过,直接上二王寨,给大王寨多来几张特写。
远看二王寨,嶙峋的山崖间点缀着一簇簇松林,山坡上覆盖着厚厚的金色茅草,在夕阳余辉地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
当我们翻到大王寨和二王寨之间的垭口时,立即被眼前的一切所惊呆了,大型挖掘机已经开到了山顶上,正在开山采石,巨大的振动声令人胆战心惊,山的另一面已经被挖空,不知何时整个山体将会轰然倒塌,美丽的山寨将会永远消失,成为一种记忆。
现代化机械的巨大能量和效率在这里被发挥到极致,几个月没来几座山就要被挖走了,愚公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羞愧的无地自容,这真是要被子孙后代骂祖宗了!
从二王寨走过来久久心情不能平静,继续向三王寨行进,太阳已经落山了,天渐渐地黑下来了,记得在年初时曾有驴友在三王寨摔伤,最后在救援队的帮助下才下山。三王寨还有个小悬崖,为了能在天黑之前翻过三王寨,只好加快了行走的步伐。
从三王寨向老虎洞走的路上,又遇到了在山脊上被钻了好多碗口粗的大洞,洞内放入了炸药。用静压爆破的方法将整个山体炸的支离破碎,看来用不了多久这一片山体也要遭殃了。
当我们到达老虎洞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好在后面全是下山,没有什么危险的路段。天黑路不熟也没有找到老虎洞在哪儿,据说这里真有一个山洞。
天黑后,再也没拍照片,大约在傍晚5点40分下到山底,走到K21路车站时已经快6点了。
今天全部行程约19.85公里,沿途风光不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值得一看,遗憾的是从大王寨到老虎洞一线,已经被严重破坏,我想我不会再从那走第三次了,除非我没长记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