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终南山祈福之旅
两年没参加过长线的我,被一个视频挑起了原本如如不动的心(偷笑)。视频讲述了终南山隐士的一些故事,而我也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我也对这未知的世界产生了探求之心。
今年恰逢加入驴队10周年。既是一个时期的节点,又是下一个征程的开始。在家人的支持与叮嘱下决定出行。
买票、做攻略、出行物资这些习以为常的准备工作在做拓展时已经练就,唯有担心的是自己的体力会不会拖累大家,毕竟两年没有大动作了,汗颜("▔▔)。
大部队在济南,而我一个人独自从潍坊出发。习惯于独来独往的我,丝毫没有紧张感。
背起行囊的那一刻起,我的一念就是:此行必定心想事成。因为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以后一直秉承正心、正念、正行的宗旨,很多事情已经得到了验证,所以无需怀疑。
1号下午,上车后一直在临时组建的群里沟通消息。等到济南的大部队上车后,领队青云决定在餐车集合用餐,以便大家彼此熟悉、交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打道回车厢养精蓄锐。
2号清晨,在绵绵秋雨中坐上了西安至太白山的客车。一到景区直奔行李寄存处,卸下多余的行装,只带必备物品坐上了景区景观车。沿路边行、边拍,驻足观赏“世外桃源”、“水月观音”、“莲花峰瀑布”。
时间原因,稍作停留,一直到达了索道。因为提前做了攻略,了解了路途中只有在红桦坪及天圆地方可免费加水,所以同行队友都在此处补足了热姜水。下雨人少,很快坐上了索道。越往上能见度越低,远处的景物朦朦胧胧,只有脚底及近处的红松林可见。
下了索道到达了“天圆地方”,地处3511米,由好多怪石嶙峋的石头组成,远看就像一组天然石雕,不禁感叹“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大家都在忙着拍照,细雨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一路走一路拍,顺着木栈道来到了小文公庙,签字登记后又一路疾行,在腿终于被溜细的情况下来到了大文公庙。肚子咕噜噜,腿肚直转筋,终于可以在此处补给午餐了。一碗泡面25元,一杯热水5元,在抱怨腰包憋憋的情境下,叫嚣的胃终于得到了满足。
饱食暖衣下我蠢蠢欲睡,实在抬不起高贵的细腿。一声“开拔”打破了所有幻想,沉重的屁股不得不离开嘎吱作响的冷板凳。出得房门一个激灵瞬间清醒,站在路口仰望山路我欲哭无泪。“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我之前走过的路,实在是连地基都算不上。
迈着沉重的脚步,喘着比牛还重的粗气,踏上了通往大爷海的征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了自己不掉队,我此时把脸皮踹在了背包里,抓着领队的手顺势赖上了。
爬了一小会,来到了一个石碑处,上书“神”字,我顺势旁边一坐,被领队调侃此处“两座神”。心里翻了无数白眼,表面还得谄媚溜须,只因下面的路程还要有求于人。老师曾经提醒我,人要有《易经》思维。好吧,运用到此处最合适,也权当学以致用了。哈哈(ω)。
一路奔波,路上遇到了好几个奇观,有一线天,有卧佛,时雨时停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大爷海。
所有的疲劳在此宣泄,不管是大通铺还是男女混住,我一头扎在床上睡了个昏天黑地。夜半被饿醒,抖抖嗖嗖的去了趟旱厕,回来继续补充能量,一个面包棒,半杯热水,瞬间满足。迷迷糊糊睡到了凌晨四点,再也睡不着了。一会担心早晨的日出是否如愿,一会担心体力是否能够爬上拔仙台,任由思绪飘飞。
熬到了3号早上5:30,在各种催促下,领队珊珊起床。简单收拾一下,除了两位高反的队友,一行7人开拔拔仙台。
此时的天空被浓雾笼罩,微弱的头灯指引了前行的路。走了一段后,只见青云三人拐上了另一条路,我们因为体力原因远远被落下了,不得已停下商量。前头隐约传来说话声,追上后一打听,他们也是去拔仙台的队伍,最终确定跟他们同行,此时的天已经慢慢放亮,隐隐约约能看见路标,我们在确定方位后,一路高歌猛进。
新生代徒步者,受藏文化的影响在道文化的太白山领域随处可见叠起的尼玛堆。“求同尊异”是大家彼此的认同。
我们终于在天放亮时登临了古观山门。叩拜一番继续前行,我们在拍照打卡时,忽然看见两位年轻人展开了国旗,随即请求借用拍照。大家在此时是信念相通的,一呼即应,彼此关照。
打卡拍照后,很快就登上了拔仙台。此时已经集结了不少队伍,大家在太白龙脊上好似穿越了时空,用心感受着姜尚公点将的伟大壮举。此时的天空闪现了一抹蓝,慢慢的变幻着,大家欢呼雀跃,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但是这种奇观难得一见,弥补了大家的遗憾,又是一阵拍照留念。
打卡结束,迅速下撤,经过了二爷海,(还有三爷海吗?不记得了,哈哈)回到营地简单早餐后收拾行李,原路返回太白山景区。
3号晚住宿太白山景区附近的农家,终于洗上了热水澡,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十分知足。一夜无梦,安然入睡。
4号早餐后,滴滴打车赶到了此行的另一个打卡地“楼观台”,在热情的当地司机的引领下,顺利的一路参观,一路听导游讲解。说经台、老子祠、响石、大殿。并有幸拜访了傅道长(有队友说是扈道长)。虽说有套路,但是明白不舍不得的道理。如心有所期,则必有所予。
舍的是钱财,得的是自己的所学得到了验证,了解了自己所欠缺的知识。
上门求教,不扣不入。正如老师所说的,人无法脱离红尘修行,必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拜访道长结束,与导游分手,登山游览。怀苏亭、炼丹峰、老子雕像、《道德经》不同版本的石刻、楼观台南门、百竹园、文化园等,总之好多景点,记不全了,嘻嘻。
4号晚入住农家,条件一般,无法洗浴,好在大家都能适应,驴友的状态就是随遇而安。
5号早餐后,简装出行,南五台朝拜。经过一段水泥路后,进入了山路,我因为拍照落在了后面,等赶上大部队时,被一阵清幽的音乐拖住了脚步。只见这一处院落被竹篱笆围绕,正在欣赏时却又变换了曲风。这时青云又从前路返了回来。我俩与勇士慢慢挪到了篱笆门前,仔细观看,确定是隐居山林的隐士,遂招呼队友前来拍照留念。拍照结束后,心尤不甘,是否可以拜访一下?心念一起,遂与勇士低声讨论,由我俩打个前站探探路,毕竟人多不太方便。
勇士摇铃两声,忽闻犬吠,没多久就见一白衣道长由远至近而来。道长一脸戒备,经过仔细询问,提醒不能拍照后,同意大家入院拜访。
沿着曲折的小路,道长领至了一处图板墙,让大家仔细阅读。起初是勇士读大家听,不知不觉我接了过来,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味道。读完后,没想到得到了道长的认可。这得益于几年诵读经典的功底,有点小确幸。随即被邀请参观书房,并叩拜了祖师。经过此番打消了道长的疑虑,进而被邀请到厢房喝茶做进一步交流。谈到即兴处,道长拿出了非洲鼓,和着节奏说唱《心经》,我有幸跟随唱念。讲真第一次这么快的读《心经》有点跟不上节奏。汗颜。
近俩小时的谈经论道,心中豁然开朗,在依依不舍中拜谢了道长,有缘自会再相见。
“道由心得、经以印证”。至此,此行已经小圆满了。随后的路程平稳顺畅,朝拜了南五台后顺利返回了农家。晚餐过程略。
6号凌晨四点半就醒了,回想昨天的种种兴奋依旧,这又一次验证了一念即到、心想事成的不二法则。
经过了拜见道长及路遇年轻隐士,后面的行程对于我已经没有太多的兴趣了。只想利用最后一天去西安市里闲游一下,攻略也已经腹稿多次。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想到早餐时被青云一段冷嘲热讽,乖乖的收拾行李踏上了翠华山穿越的路程。这就是团队精神,一旦加入,就是一个整体,一个也不能少。
一路雨一路拍。过程很虐,结果遂意。在圆满绕天池一圈后(由于青云的主观错误,本可以不用绕天池,赏了几颗白眼给他),入农家享用午餐。
穿过十八盘,顺利下山汇合。简单休整,直奔雁塔区天坛遗址公园,在合影留念后,逆时针绕坛九圈,此行圆满礼成。
返程的火车上,回想种种,感慨万千,犹在梦中。
天圆地方-地缘,道缘,法缘,天缘。
原来是我们 太白龙脊,终南灵秀,天圆地方,神妙感通。 美美的,满满的! 必须顶! 收获满满 又看一遍,甚是带着缥缈的美文。 一次超脱灵魂的启迪之旅!真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