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6月14日 黑龙峪、乡义寺、白马岭、佛峪、龚村10公里穿越
功能连接:轨迹记录、轨迹分享、逍遥旅游、VIP开通、户外装备、积分商城、金管家、自助保险、平安微店、活动影像库、户外宝、http://y.xyyhww.com/forum/202011/07/124126zruhyahuhbrzx63r.jpg原贴■照片52张■视频■轨迹■
【逍遥游户外网】历届活动~“视频库”点击欣赏!AAA原则:含领队在内费用均摊,责任自负!【注意】
逍遥游户外短线(除公益活动外)不再赠送“活动意外保险”,点击自备!
【费用预算】AAA公交出行。行程10公里左右。1人成行,龚村吃饭。7:20之前在燕山立交桥东站牌集合等,7:30乘坐323路第一班车到达黑龙峪,回程121或是徒步直接到浆水泉。【活动线路】
黑龙峪、乡义寺、朱凤山、白马岭、佛峪、龚村。
【驴行秘要】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团结互助,友情至上!听从指挥,纪律至上!
【景区介绍】 黑龙峪位于济南东南部,是据济南奥体中心直线距离只有7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因建村在黑龙峪的山峪内,村以峪得名,沿称黑龙峪,200余户,700余口人,设黑龙峪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历城区港沟街道办事处。经查有关档案资料,黑龙峪本应属济南都市圈,与济南市一齐发展的。只是历史原因,该村只能沉寂在静静的山谷之中,期待发展的好时机。
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载:黑龙峪村形成明代末年,因位于黑龙峪内而得名。沿公路旁一条青石板路走进老村,村头有一座拱形石门赫然入目,这可谓是黑龙峪村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俗称“阁子门”,它是村落的大门,过去主要用于抵御山匪和盗贼。“阁子门”顶部至今还残留着文革时期毛泽东头像画,栩栩如生,看着磨得锃亮的石板路,端详着石头堆砌而成的阁子门,让人油然产生一种历史沧桑感。
阁子门在村中古道之上,高4米左右,中间为拱门洞,供人车通行。村里人讲,以前阁子门上有座小庙,“文革”中被拆,阁子门由于建造坚固才得以幸存。现阁子门连着两户人家,有些城里过天桥的意思,又像是连排别墅的共用阳台。阁子门东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高大门楼,古朴中透着气派,是黑龙峪保存最完整的老宅院,院落由石头直接堆砌而成,木门木窗,古色古香。院中住着一位耄耋老人,他的儿孙们都在城里安了家,唯独他一人固守着生活了一辈子的古宅院,平日常有邻居和一些晚辈到他家串门、喝茶、聊天,谈古论今。村中的经典从阁子门往北不远处,有一座独门小院,为黑龙峪的观音堂,现已整修成一处观音寺。寺内观音殿建造特别,一般观音寺庙大多坐北朝南,而这座观音殿却恰恰相反,是坐南朝北,属于典型的“倒坐观音庙”。村民们说,这是为了让观音目视村外,把守着北大门,保佑百姓平安。院中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干直径约有60厘米,高10余米,树龄大约也在四五百年以上。据殿前黑龙峪观音堂重修碑记载,观音堂始建年代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现在仍然香火不断。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前来祈福求得平安。
观音庙走出黑龙峪村,向东南方向沿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山,在半山腰陡崖上有一当年老革命时期留下弹药库防空洞,听老人说当年没有这么多机械化设备,完全是靠人力一点一点挖出来的,付出了许多革命老同志的代价,据说:后来整个工程图纸被苏联人拿走就此这个防空洞荒废现在也无可查证了。儿时曾多次进过山洞内部,里面错杂交行 深不可测,很容易迷失方向,为此当时的老人们都在洞边做了记号防止游玩迷失,洞可直达山对面的燕棚窝村,还可以到达南面的桃科村,里面有很多支洞至于还能到哪去就不知,初步估计防空洞深度要在十几公里长,这样一个用大量人力来完成的浩瀚工程,只能说在整个济南也是屈指可数,个人觉得浪费这样一个历史见证的宝贵资源实在是可惜,真不知道当时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洞里冬暖夏凉,夏天温度38度时人只要距离洞口十几米远里面吹出的冷风足以让你冷的打颤,还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洞内不但有大量的蝙蝠生存,进洞不远处还有一潭清甜的山泉早时村民都是进洞打水吃,洞内开采并没有混凝土加固,局部路段顶部会有落石所以游玩者还是慎入,荒乱年代村民都藏入此洞保平安,因此又称太平洞(注:近年洞口好像已经被济南军区给封存)。
从山洞小路直上不远的山崖下有一池碧水,被村民称为“会仙泉”。会仙泉的泉眼在陡崖的石缝中,泉水常年不枯,涓涓细流流入乱石堆砌的椭圆形泉池内,村民称其为神水,常饮此水可防病。
黑龙寨说罢黑龙峪,不得不说说位于村南头的黑龙寨。黑龙寨盘桓交错、巨石高耸、壁立千仞,像一条青龙横卧于崇山峻岭中。传说当年有人占山为王,在此建起黑龙寨,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历城自古是比较富庶的地方,自然也是战乱频发的地方,像这样易守难攻的崮形山,自然容易被选择为屯兵的安营地,也可能被选择为躲避战乱的山寨,个人认为其实更像古人用来祭祀的天台。黑龙峪海拔613米,崮顶柏树茂密,有肥沃的土层,有天然的岩体巨石,从岩石中可找到菊石和角石的化石。菊石因表面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名,角石具有坚硬的外壳,形体像牛角或羊角,俗称“宝”塔石。这两种化石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站在山寨之巅,极目远眺,南山景色尽收眼底。层峦叠嶂之间,山岩巍峨雄健,黄色的连翘和绿色的松柏亦刚亦柔,别有洞天。
刘禹锡诗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日月轮转,斗转星移,世事沉浮,江山依旧。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之下,黑龙峪的历史印痕把我们的灵魂撞击出了几许了然与豁达!
【佛峪】佛峪景区,位于龙洞山景区东南侧,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清泉淙淙,古寺深藏,环境清幽深秀。寺院西侧,石壁千仞,上悬钟乳、石花、石幔,蔚为壮观。寺东侧,一峰危岩孤立。峰顶为平台,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足于此,故称“禹王台”,俗称“钓鱼台”。台上有亭,四周山崖绿萦翠绕,名曰“环翠亭”,又名“听瀑亭”。南向对面浓荫下,“观音堂”明灭可见。置身于亭中,清风送爽,满目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环翠亭东侧崖上,有一名泉,称“林汲泉”。其北侧60余米处,悬崖壁立,山泉之水从崖顶飞流直下,形成瀑布,有巨有细,喷珠飘练,跌落在崖前澄澈的清潭内,然后漾溢而出,流淌在弯弯曲曲的峪谷中。若有山风吹来,林声、涛声交织一起,轰轰作响,犹如海啸。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2635jtx582njdnt2vyhx.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2654opegfklndg0nn6gn.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2709k8uf5f9zv08ysfus.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2730gnuzqysa3w3qauuu.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2749uffdbbfk7hda469j.jpg.thumb.jpg
【乡义寺】
乡义寺是一所寺院,位于港沟镇郭家庄村西南2000米处朱凤山腰,占地约3000平方米。
乡义寺 该寺院已成残墙断壁,但寺院布局能看清楚。有山门1座,东西配殿各3间,大殿5间,大殿旁有禅房两间,寺院的东南角有戏楼1座 (旁有钟楼1座) ,石塔1座, 上嵌有金代题记1则,明清碑5通。题记两则,另有石刻造像2尊,古柏3株,寺院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石结构。乡义寺创建年代无确实资料可查,根据遗存碑文记载,最晚创建于北齐武平年间(570—575年)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3009ednnphwannzhl89z.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3026qzapvlpjw57ak1pq.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3045je0nr6nc7f3nlow2.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3101d3os8suiyfui36ki.jpg.thumb.jpg http://www.xyyhw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1/27/213116heqwvy9z76175o77.jpg.thumb.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