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春节AAA雁荡山、公盂岩、神仙居休闲游”
本帖最后由 老李 于 2019-2-11 13:35 编辑春节期间老李和27位队友参加了“逍遥游AAA雁荡山、公盂岩、神仙居休闲游”活动。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跨时6天,一路驱车2500公里左右,实际活动时间4整天。此次活动有两大看点:一是三山五岳之雁荡山,二是“天姥山”。两座山虽然名气很大,但也有一段公案在里面,请让老李聊一聊。先说说三山。我国名山大川不计其数,但最有名的应数“三山五岳”了。“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基本没有异议;但“三山”就不同了。古有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海上三神山;以后陆续有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嵋山之说,也有黄山、庐山、福建武夷山之说,现在新三山一般指的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看来,三山之雁荡山应该是名副其实了。再说说天姥山。“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堪称惊世之作,但没想到这篇“梦游”诗,竟给后世留下了若干座“天姥山”。新昌有天姥山,仙居认为仙居韦羌山就是天姥山,天台也说天姥山在天台,雁荡山也来凑凑热闹……2009年,国务院公布浙江新昌天姥山为风景名胜区,尘埃落定。以后,仙居的“天姥山”只能叫“神仙居”了。(以上资料来自网络)这些公案对驴友来说并不重要,但爬名山还是有吸引力的。再集中了解了解这几个景区:
公盂岩位于浙江仙居公盂岭公盂岩南面。为东西走向的一片巨型峭壁,长1200米,高150—200米,崖壁陡峭,气势磅礴,西侧下方有一崩塌残余,色彩丰富,光滑平整,上部突出,下可避雨,中部纹理丰富,宛若摩崖石刻,顶部平坦,有可能是残余古夷平面。崖壁突兀孤立在山坡之上,深沉厚重。若转至侧则瘦削如刃,变化多端,移步换形,或象大鳄鱼,或象犀牛,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妙,有“华东香格里拉”的美誉。
神仙居又名韦羌山,位于浙江仙居。历代官修史志都记载了韦羌山即天姥山或王姥山。据明代《名胜志》中有关“天姥山”的阐述:“王姥山,在仙居县界,亦名天姥山,相传古仙人所居”。南宋的台州总志《嘉定赤城志》也审慎地汇总分析了李白身后各类史书中出现的关于“天姥山”位置的记述和分歧,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给出结论:“韦羌山亦名天姥山,在仙居县,东联括苍,且云石壁有刊字如科斗,春月樵者闻笳箫之声,与《临海记》同。则天姥山亦仙居之韦羌山也。如今,仙居“韦羌山”——“天姥山”已囊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神仙居”,做为大自然之于仙居的恩赐,神仙居有着得天独厚的壮丽美景和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春日绿意盎然,阳风十里;夏日英姿飒爽,红尘热浪;秋日风吹麦田,枫红杏黄;冬日铁树银花,四海皆茫。景区内丹霞地貌奇险怪幽,仿若诗仙的梦境于人间再现。神仙居景区“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绝”,几乎囊括了仙居的全部精髓。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宋代时期,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 公元2004年,雁荡山获准授牌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包括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西石梁洞、显胜门、仙桥—龙湖、羊角洞、方山、长屿硐天、楠溪江等景区,2005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这几年,老李虽然也爬了不少山,“三山五岳”却一直没凑齐,这次能补一课,也算了一心愿。我想,不少队友也有此意。此次活动安排周密,4天里驴行、景区游览相间,浏览了公盂岩、神仙居、雁荡山的主要景观,日均徒步18到20公里,也过了一把爬山瘾!27位队友强手如云,青云、青牛、老盖、海纳百川、不倒翁、阿波罗宁、夏午茶、侯勇父子自不必说,海棠、青荷、月亮湾、一尘、一点、俨束李杰、蝴蝶兰、豚豚等女队友也不让人后,小雪儿一家三口的8岁女孩源源更是从容走完全程,让大家惊叹不已!2019年,老李步入68周岁,根据自身情况开始作“减法”,既增加景区游览,减少户外驴行。这次活动恰恰适合自己。4天走了80多公里,拍了900多张片子,不亦乐乎!和众多驴友一起过节,更是其乐融融!
老李走路爬山还凑活,拍片子一般般,整理照片发帖子实在缺乏耐心。但做“作业”既是自己的任务,也是对同行队友的义务,所以,完成作业就是必须的了,老李尽力而为吧。
神仙居队友合影。
公盂岩,2月6日。
神仙居,2月7日。
雁荡山驴道穿越之能仁寺、筋竹涧,2月8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