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谜团之岱庙壁画
三 、 岱庙壁画之谜在“东岳第一神府”岱庙大殿之上,绘有一幅古代巨幅壁画,这便是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该图由泰山神《启跸图》和《回銮图》两部分组成,长62米,高3.30米,画中人物多达666位。这幅壁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泰山主神之一——东岳大帝巡游天下的情景,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现了泰山神的威严之姿。
壁画以大殿分门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为“启跸”,西半部为“回銮”。《启跸图》中泰山神端坐于四轮六马大辇之上,旒冕龙袍,端庄威严。前有泰山三郎与延禧真人,各乘轿侍行。大辇四周文武百官,前簇后拥。驾前祥兽奔腾,鸾旗飞卷,骑士严阵,仪仗分持。再前有宫乐齐奏,夜叉鸣锣,麒麟开道,十八大臣恭迎銮驾。《回銮图》所绘场景与“启跸”相同,仅增加二夜叉抬虎和骆驼驮卷宗,以示出巡圆满成功。整个画面共计六百六十六人,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人物眉目传神,衣着线条清晰,图面色泽绚丽。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在画法上,即继承了宋代传统笔法(下部人物前后无大小之分,建筑物采用均角透视等),又加以清初传入的西画技法(顶部山石、林木、建筑物运用近大远小的西洋画法)。从而使壁画显现出宋清兼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关于壁画的年代和作者,在近代的著述中说法不一,还是一个谜。
(一) 壁画创绘之谜:
关于岱庙壁画的创作时代,目前有“唐画说”、“宋画说”、“清画说”这三种说法。泰山学者周郢对这三种说法均有其独特的见解,据他讲,在民国时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而在胡君复所著《泰山指南》中提到:“岱庙壁画,闻作于唐。”这种说法受到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批驳,认为这种观点不可信。后来又有“宋画说”,并得到著名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的肯定,此后出版的各种泰山书籍,大多沿袭“宋画”之说。
但也有学者从典制画风方面,认为壁画与宋代的不合。如在典制方面,民国学者王连儒先生认为作者的画笔下,一般只能出现他以前的事物,而不可能预知他以后的事物,这是人人都通晓的道理。而这幅传为唐或宋代创作的壁画上,展现的许多内容却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
画风方面,壁画中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与唐宋不尽相同。当代著名画家美术史家潘兹先生在致周郢先生的信中曾对此有所论证:“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制作年代问题,我认为并非宋代而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这主要是从壁画本身的艺术风格推断的。我平生所见壁画较多,大抵宋以前画宫室建筑人物衣冠制度(既使宗教内容)都比较严格,配景的山林树石亦多宗北派,重勾勒填彩,笔力较健。此画人物众多,而衣冠服饰,非常杂乱,面部造型绝少变化,构图上已吸收许多明清之际传来的西洋透视画法,山水树石皆为清初流行的画法,有的树木还表现了一些明暗关系,不少房屋都属清式建筑,作者并非高手,而是一般民间画工。”
对此问题,周郢发表多篇论文,予以揭示,他认为岱庙壁画创于唐宋,而到今天又传壁画则是创于清代。在清代康熙重修岱庙碑上,便提到绘制大殿壁画一事,这是断定壁画之创作时代的铁证。据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岱庙督工张所存撰《岱庙履历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重修工程的项目及过程,其中写到绘制大殿壁画的情况。这则史料的发现,从而揭开了壁画创作时代之谜。从这里可以得知,岱庙壁画绝非宋画,而是清代之作品。
(对此问题,周郢发表多篇论文,予以揭示,他认为岱庙壁画的创作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唐代画壁渐盛,五岳各庙多有大型壁画出现(唐人别有咏泰山庙壁画的诗句);及至宋代,各地寺庙竞绘壁画,蔚成风气,宋代诗人苏辙《岳下》诗有"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之句。但岱庙宋元千余年中曾屡遭火灾地震毁坏,故唐宋原图业已湮灭无存,今传之图,实为清代重绘。在清代康熙重修岱庙碑上,便提到绘制大殿壁画一事,这是断定壁画之创作时代的史证。据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岱庙督工张所存撰《岱庙履历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重修工程的项目及过程,其中写到绘制大殿壁画的情况,从而揭开了壁画创作时间之谜。)
(二)壁画作者之谜:
被称为“山东民间艺人硕果仅存的伟大杰作”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其作者却长期湮没无闻,成为泰山研究中的一大憾事。
时间到了1986年,泰安市郊区汶口镇史志工作者在颜谢村《全德堂刘氏族谱》中发现壁画作者的史料,从而初步解开了此文化疑案。上面记载:“刘志学,善丹青(绘画艺术),泰邑(泰安城)峻极殿(当时岱庙大殿的名称)壁画,即其所绘。”
周郢先生称,根据《岱庙履历纪事》“画工画像”和《刘氏谱》的记载,可进一步推定这位画工,就是民间画师刘志学(由于壁画篇幅巨大,因此当是以刘志学为首的一个艺人班子)。这时他约在中、青年。虽然,《刘氏谱》上关于刘志学绘制壁画的记载虽失之太略,但仍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记载虽未出现壁画名称,但所说的“峻极殿壁画”当即是今天所见的岱庙大殿壁画。撰谱者记此事仍写作“峻极殿壁画为其所绘”,说明此时刘氏所绘壁画尚存,是为撰者所见之物;二是撰谱者记载此事说“绘”而不是“重绘”、“补绘”,从遣词上也可得到结论:今岱庙大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的创作权应归属刘志学。
另外,周郢先生最近又发现了刘志学所画的一幅“年节图”,内容为过年时迎客、祭祖、放鞭炮等场面,人物栩栩如生。画高1.7米,宽1米。画面下有刘志学的题名,及“乾隆九年(1744)甲子暮春吉日”字样。这幅古画的发现,为研究岱庙壁画的作者刘志学又增添了一件实物资料。然而,究竟是一人所画还是众人所画,到现在一直是个谜,根据周郢先生的发现,他认为这幅画是以刘志学为主而创作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