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户外联盟

开心一天 发表于 2016-6-20 19:04:01

夏至艾灸,艾自己艾家人

公历6月21日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了,这个时候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上方,白昼最长,阳气最盛。夏至前后几天都是艾灸的好时机,借助天时,祛除体内寒湿,强身健体。
艾灸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养生保健法,战国时的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艾灸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很普遍了。之后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艾灸一直陪伴在老百姓身边。这几年国民对传统养生方法的追捧使得艾灸重新回到大家的身边。
  艾灸简单说就是用艾草为原料,通过燃烧艾绒,烧灼、熏熨体表的经络或腧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中说: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艾灸好处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排除湿寒、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年益寿等作用。不仅能够养生保健、预防疾病,还能促进康复和治疗疾病,古人说过:“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明朝的李梴在《医学入门》里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唐朝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过:“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艾灸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养生保健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陈艾好于新艾
  艾草最好为农历5月份向阳处生长的。在农村,一到端午节,妇女都到野外采艾草,这个时候的艾草最有药力。相对于新艾草来说,艾灸最好用陈艾,陈艾比较温和,新艾会有灼烧感。李时珍说: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所以去购买的时候,商家一般都告诉这是三年或者五年陈艾,但是年岁太久也不行,挥发油会丧失,药力也就变小,也不再柔软。

  常见的艾草商品及用法
  艾绒:艾绒是艾草的精华,制作方法不同,一种方法就是把艾草捣碎至棉絮状,筛去粗梗、灰尘等杂质,形成淡黄色的洁净柔软的纯艾绒;还有用黄泥跟艾草和泥制成圆球,阴凉风干后捣碎,反复过筛后制成上等的精艾绒。艾绒的精度不一,一般有8:1的,就是8斤艾草制成一斤艾绒。还有10:1的,甚至30:1的。一般8:1或者10:1就可以,不必追求过于精细了。
  
  艾灸的顺序
  常规顺序是“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先灸头、面、躯干部后灸四肢部,或先灸头面与胸部后灸腹部和下肢部,可以达到阴升阳降,水升火下,水火既济的作用。初灸者刺激量宜先小后大,以便逐渐适应。当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作为保健,不必太过拘泥。


  夏至常用保健穴,主要是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强壮穴。
  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效。
  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
  神阙(脐中):在脐窝正中。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等功效。
  关元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气海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在肚脐与关元正中间。具有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功效。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等功效。
  这几个穴自己都能灸到,而且很重要。日常不妨多灸灸。
  
      艾灸注意事项:
  1.有些地方最好不要灸:面部,以免留下疤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2.要专心灸,注意防火。特别是不能一不留神烫伤自己。也不要把衣服等烧着了。
  3.注意保暖和防暑。不能一遍灸一遍对着空调吹,也不要太封闭了,烟大对眼睛不好,夏天太热,防止中暑。
  4.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5.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精神病或者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6.初次使用灸,要注意掌握好量,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以防上火。
  7.灸完不要立即洗澡。灸前或后喝点温水。

  艾灸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认真的钻研一番。对于普通人保健用,要掌握基本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都能用好艾灸这种古老的保健法。在夏至即将到来的时候,抓住机会,好好的艾自己一下,也艾家人一下。

  备注:取穴用的寸指的是同身寸,是被灸者自己的手为标准。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至艾灸,艾自己艾家人